top of page

菊島物語

生態旅遊

已更新:2018年11月19日

生態旅遊是指遊客前往一個未受汙染的自然區域,以研究、欣賞或崇仰的態度,享受自然景觀、野生動植物和當地文化的一種旅遊方式。生態旅遊逐漸在全球暢行,和其所創造的高經濟價值有關。以非洲肯亞為例,肯亞農地每畝值0.8美元,發展觀光後,整體價值跳升五倍,到達每英畝土地創造價值為四十美元。以野生動物的數量計算,一隻獅年創造二點七萬美元的觀光經濟價值,一頭大象每年約有六十一萬美元的價值。

但發展生態旅遊必須注意,業者是否提供遊客必須知道的訊息和知識,使其在旅遊過程中減少對當地環境的衝擊;且參與者必須十分清楚,發展生態旅遊不是以改善經濟生活為唯一的訴求,還要以保存傳統文化、提升生活品質為重心。它也可以和非文化觀光景點結合,成為旅程的一部分。

曾經政府投入大筆預算,計畫將台灣打造為「生態觀光島」,這個目標如果要達成,光靠政府是不夠的,還須整合社會資源共同達成。台灣的生態資源豐富,無論是黑面琵鷺或是高山景觀,小小的台灣,物種高達十五萬種以上,物種的多樣性,居然佔全球百分之一,這在世界上是非常難得。大家把台灣的一切看得稀鬆平常,其實在外國人眼中,台灣的豐富生態簡直是奇妙又驚人。對外國人來說,台灣許多山林生態特色,都是非常獨特而珍貴的。台灣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,可說是全球在最小面積、最短距離內,擁有最多物種的地方。台灣的高山如果只種水果,產值太低,應有生態旅遊介入。另外,在發展生態旅遊的同時,如何讓在地人參與,如何設法推動台灣生態旅遊,應是可以努力的方向,也是發展生態旅遊能否成功的關鍵。

目前民間保育觀念盛行,國際生態旅遊亦是熱潮,以及各民間團體熱心推動,都是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的優勢,政府已訂定明確策略和具體措施,希望能藉由生態旅遊,使台灣成為國際知名的「觀光之島」。

目前國內生態旅遊各項制度和規範尚未臻完善,有些業界藉生態旅遊之名卻破壞生態,對生態的保護及永續利用,難免會有不良影響;專業導覽人員的教育訓練也非常重要,我們希望生態旅遊也可以納入九年一貫教育之中。至於生態旅遊行銷部份,則希望可以透過媒體多加宣導,還有多辦「生態旅遊博覽會」類似活動,帶動生態旅遊良好風氣。

生態旅遊是知性,負責任和高水準的旅遊,結合文化和生態共通面,可以突破一般傳統旅遊的迷思。像屏東王船祭、黑鮪魚、落山風活動,將文化與自然以獨特的方式做結合包裝,為小型文化生態旅遊開發了新的路線。

生態旅遊可說是小眾、精緻、高消費的旅遊,台灣是個小而美的地方,應該採小面積開發,低限度成長方式經營生態旅遊;結合軟硬體設備、分隔各經濟區塊,先經營小型的文化生態旅遊路線,成功後再移植到各個地方。

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,社區參與非常重要,像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模範。司馬庫斯當地居民很早就知道,地方要有發展一定要走觀光的路,所以當初地方發展規畫方向時,就是朝低度開發,部落共同經營方式,將觀光收入再投入地方發展,過多年經營,目前已經有不錯的發展。

以目前台灣的觀光環境而言,確實存在很多盲點,在國際市場上,台灣需要面對中國大陸的競爭,如何確認商品、顧客,如何區隔市場、達成差異化,是台灣觀光很重要的課題。旅遊觀光不啻是一項可發展的議題。

1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Les commentaires ont été désactivés.
bottom of page